2009年4月29日 星期三

2009, April 30, 社課

這次設課邀請到一名攝影師旅遊
他旅遊至很多國家
有他自己一套對文化的觀點
或許和志工服務感覺關連性較低
但多聽聽不同的見解說不定也會有幫助

附上講師的網址:
http://blog.dcview.com/blog.php?m=AjwCblAy&ac=Az5QPAxl

2008年田野收穫

今年八月份本服務團有幸到緬甸地區的華校作了約三個星期的服務,我們停留了四個城市:仰光、瓦城、眉苗以及臘戌。共作了兩間華文學校的服務,其中包括眉苗的年多學校以及臘戌的聖光中學(參加課程的學生包含當地其他三所華校)。此份田野收穫心得是在服務過程中與學生、老師們互動訪談下的紀錄所整理出來的,希望能提共閱讀者瞭解緬甸華校運作的現況的材料,同時作為服務團未來服務方向的參考。

目前緬甸華文學校在辦學上遇到的困境不外乎以下所列幾點,

1.師資不穩與不均目前緬甸境內沒有一所學校下有以培育華文師資為方向的課程與學位證照,師資的培訓往往透過過台灣、中國兩地不定期舉辦的師資培訓營,近兩年中國在緬僑務辦事處有給緬甸漢語教學的名額,提供漢語師資教學培育的管道;台灣方面,雖然早期台灣屏東師範學院與緬甸華校有過培訓關係,但近年因台灣僑務對緬甸華人的關注較低故緬台的師資培訓合作不再。一般說來,在華文學校中擁有華校國中畢業、高中畢業資格者即可教授國小生或國中生,雖然教材固定,但沒有一套完善且有系統的教育訓練,加上擔任華校教師並無特殊保障,老師們多半為了生計考量而加入華教行列,更強化了華校師資的不穩與不均。

2.華校私有的限制緬甸政府於1965頒佈「私立學校國有化條例」。自四月起至次年四月間全緬甸的私立學校由政府接管,致使華文學校幾乎全面停辦關閉,自此華人失去學習華文的正式場所。因為華校不為政府所承認,所以學校每天的上課時間需排在緬文學校上課外的時間,一天平均僅有四個小時,學生在華文課程學習的時間有限。且華校的上課時間不時會受到當地華人與軍政府之間的緊張關係受影響,比如臘戌地區前年(2007)發生的「鬥毆事件」(華校學生毆打政府官員的兒子),一度讓當地華文學校停止上課,在開放後又縮減上課時數。

3.大學就學管道狹窄 目前華人子弟往海外如中國、台灣、新加坡等地(亦有少數至歐美國家唸書)就讀大學的情況普遍,但有系統的招收緬甸華校學生的學校很少,名額有限且不穩定,如來台就讀大學的聯招今年停辦。且海外就學的性質單一乃一般大學,少有技職體系或藝術專科學校可供選擇,且畢業之後的就業方向又是另一個問題。

2008服務心得 -- 許婉容 臺灣大學人類所一年級

先謝謝團隊給自己這個難得的機會到緬甸服務,有機會實際參與行前準備與演練,更謝謝贊助者們的物資與各項贊助,以及同行的緬甸僑生伙伴,因為他們的協助讓團隊對當地的狀況掌握更快。自己因為這趟服務行獲益良多,不僅來自相互扶持的服務伙伴還有那些真誠回應我們的行動的服務對象,真的很謝謝。

帶著服務的熱忱與對異文化經驗與現象的好奇心,下了飛機後,我盡情感受緬甸街頭的煩亂、英國殖民時代下的建物與街景、多族群的生活特色:食物、服裝與信仰等等。若以現代化這把尺來評斷緬甸的發展,加上全國普遍與外界資訊、經濟、醫療乃至教育面的相對封閉,不難歸納出緬甸今日的現況,與其由軍政府執政的策略息息相關,正因為如此,緬甸相對地避免了過渡開發對自然環境的衝擊,因為全國的不定時與不穩定供電使得緬甸境內並無大型工廠與蓬勃的工業發展,人民的經濟重心仍以經營小店鋪形式的經濟為主,緬甸的經濟核心約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掌握在華人手中如經營土產、玉石及交通運輸的事業。

這次我們總共去了四個城市:仰光、瓦城、眉苗及臘戌,四個城市的氛圍與街景都很不一樣,其中仰光華人緬化的程度最深、瓦城作為教育、經濟的重心城市有較佳的都市規劃,眉苗因為氣候宜人乃八0年代緬甸開放鼓勵觀光的重鎮,而臘戌的華人相當集中且華校眾多,華校在臘戌的運作與管理較有系統。其中我們在眉苗的年多學校累積了較長的服務時數,這讓我們跟學生有比較多且深互動,學生普遍給與「唸書」較高的評價,家長一般也都非常支持與鼓勵學生唸書或至國外求學,其中一位學生跟我說他的夢想就是來台灣唸書,這讓我意識到緬甸華人與台灣的密切關係是需要被瞭解與記錄的。同時對服務團起著強化學生來台唸書的動機感到高興,一直認為不能給予服務對象什麼的我,更相信與學生互動時產生的對彼此的正向的刺激與反省,那種互益流轉於當下互動的彼此,對我來說才是最切實的。

我最大的收穫不僅是對緬甸這塊土地及其上的華人有更多的認識,對什麼是服務、什麼是生活有更具體的經驗可思考,希望明年能再參加這樣的服務活動!

2008服務心得--楊榮幸 台灣大學地質系四年級

再見家鄉服務隊(Return 2 Myanmar),這次是第二次到緬甸做國際志工服務了。我覺得很幸運兩年的暑假都參加了這個團隊,也很榮幸能跟大家一起出團做服務,我相信這是我跟大家的一種緣份。謝謝大家在我的人生中,給了我一段美好的回憶。

這活動從三月份就開始籌備,一直到出發前,經過無數次的開會、聯絡、募款、準備教案、預演等…光是事前準備就花了很多工夫,卻也能將團員的心更加緊密地聯結在一起,更加認識彼此。在這籌備的過程當中,我們都會一直在想,要給小朋友什麼東西,對他們來說什麼才是最適當的?

今年教學組,也準備了很多有趣的課程,跟去年不同的是,這次的服務讓我們更加的了解了華僑文化歷史背景。 這次我們有選了“第一次”及“你是我的花朵”這兩首歌來做舞蹈教學, 在華僑學校服務的這幾天,每天的開場一定是舞蹈,這不僅是帶動了學生以及我們團員的氣氛,也為當天的臘戌學校及眉苗年多校園注入了一股活力呀!還有其中一個教案是做“再生紙”,由於人數多的關係,所以只能分組做,而這次做再生紙,是因為拿到了比較大張的紙,所以要把紙撕很碎,才容易把它泡得更爛,其中只要有一兩個同學沒有把紙撕碎,那麼做出來的成果就會變得很粗糙。那這就教導了他們,大家要齊心協力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完美。第二天 看著小朋友手上拿著自己親手做好的再生紙,有的還在上面簽上自己的名字,互相交看成果的喜悅,看到他們開心的表情,我也很開心,他們都做到了。

其實帶營隊最大的困難是要如何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像臘戌托兒所的小朋友因為太小了,只會吵只會鬧,真的是要用耐心去哄,他們才會乖乖的聽話。或許有些事情並不容易完成,但我想我們確實做到了。短短的數天相處,能為小朋友帶來什麼樣的助益以及影響,這些我無從了解。其實也明白一個小小的營隊活動,對於孩子的未來並不會有多大的影響或幫助。但就算是帶給他們一個快樂的暑期生活,也就很值得了。

看到在眉苗的結業典禮上,不管認識不認識的小朋友們,都跑過來跟大哥哥大姐姐留言、拍照的情形,其實真的令人很開心,也覺得大家的辛苦有了代價。這次的營隊,我真的覺得創造出了很多無法再重來的回憶,一起辛苦 一起狂歡,一起流汗 一起笑,這些情景只能在記錄的影片與回憶裡去找尋了,因為接下來這一年,有的人會繼續升學,有的畢業後會回僑居地,而不能再跟大家一塊創造。這是一段無法再有的時光…

21天的服務結束,真的讓我這個暑假有了不一樣的充實。參與志工計畫不只創造了很多美好的回憶,也讓我學習到了更多的知識。謝謝這段日子以來幫助過我們的所有朋友,因為有你們的幫忙,才使得這21天的服務順利完成。也謝謝我親愛的伙伴們,因為有你們“再見家鄉”才會成立。

2008服務心得-- 晏祥旭 台灣大學外文系五年級

這一趟服務旅程中的所見所聞對我生命有很多的衝擊,也挑戰了在這比較文明世界裡學到的東西,接受到的各樣觀念。

從緬甸到台灣來唸書已有四年,在台灣的學習,很多事是在緬甸所沒有看到過的,所碰到的問題是從來沒有想過的。四年來,我沒有忘記我的國家,我一直在思考緬甸這國家的問題出在哪裡,什麼樣的方法或政策能改變這國家。我不斷的學找答案。四年過去了,我心中對這些問題也有了我自己的答案,我也覺得這些方法能夠幫助到我緬甸的同胞們。

興致勃勃的我帶著我紙上談兵的政策回去緬甸。在經營社團當中我深深的體會到說總是比作容易,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明知如此,我還是不放棄我的想法。在甸這種一切都是不進入正常軌道的國家,我哪套偉大的哲學更是行不通了。就拿緬甸僑教來講,目前面臨一很大的問題是師資嚴重不足。在台灣,這根本不是問題,很容易就可解決,但在緬甸卻非常的困難。因為當地的師資缺乏,所以要請台灣或中國大陸的老師,要請這些老師馬上就會碰經費不夠的問題,經費解決了又會有政府政策的問題,政策搞定了後又會有一些私下的問題要處理,要完全克服這一切不只是要花上很多的時間,更是花上很多的精力。類似這樣的問題比比皆是。當我知道這樣的困難時我很洩氣,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能做,一點都幫不上忙。

我必須說這樣的經驗對我來說非常的寶貴。我感覺到我在經歷不斷成長的過程。就像蛇一樣,四年前從緬甸來台灣我脫了一層皮,在台灣的學習和思考又幫助脫了一層,這次去緬甸又脫了一層,每一次的脫皮雖然不容易,但也帶來了無價的成長。

2008服務心得-- 張佑謙 台灣大學醫學系四年級

從四月多開始籌備到現在,募款活動、無數次的開會、學緬語、寫教案、在研一移動物資,一到上飛機的前一刻都覺得很不真實,板子上面寫著:台北-仰光。仰光,這個讓人難以捉摸的都市,彷彿與世隔絕一般,這個一天只有六班飛機出國的機場,機場大廳冷冷清清,不像是一般人潮源源不絕的國際機場。緬甸,這個國家就像是被世人所遺忘的一塊土地,可是上面的人文風情對我來說卻又不那麼多遙不可及。

到了仰光附近的寺廟托兒所,看了看地上,沒有柏油路只有泥土和石頭鑲嵌在一起,這很遙遠嗎?不,當我把照片拿給家人看,他們說跟他們小時候很像,幾十年前的台灣原來就是這樣阿!而寺廟裡的設施看了看只能說難以想像,難以想像的簡陋,由木板疊成的屋子,望下看可以看到下面的泥巴水和一堆垃圾,許多小朋友就在簡陋的屋子之中學習,我們看了看環境,今天的任務是發送物資,而我們發的動作有一點打擾到他們,這讓我有一點沉思是否這個動作有給人自認為是給予者對受者的態度;第二個是因為我們某些資訊沒有掌握到,導致之後當我們繼續地參訪寺廟,發現有更多更貧窮的學校,但是我們已經在最初碰到的學校將物資發光,所以可能導致資源不均的行為,雖然是在發展中國家,而看似物資缺乏的地方,一般會認為說有東西就好了,可是常常忘記了”均”的概念,這可能是我們以較為發展的國家角度來看相對於我們貧窮的國家的盲點。

到了眉苗服務的過程,發現當地的孩子所缺乏的是更多資源和一個宏觀的世界,他們都很認真也很獨立,但是所擁有的資源比如說學習上用的還是台灣以前的課本,課本的資訊可能都有錯誤,比如說地名和年代都是舊世界的,在世界觀方面他們一個很好的出路就是留學台灣、大陸、新加坡,不像我們的留學生很多都要往歐美發展,如果從單一國力強大的價值觀來看,他們相對於我們台灣的學生的視野會比較狹小,然果不出國就要待在緬甸,而緬甸是一個封閉的國家,經濟民生都是相對落後的,如果想要跟別人競爭又面臨無法出頭天的軍政府將何去何從? 如果不要只是從進步史觀的角度來看的話,其實我們不大有權力擅自說””緬甸是個如何落後的國家”,因為在緬甸的這幾周我感覺到那裏的人民其實不太需要像台灣或已開發國家的人那麼憂慮,沒有手機干擾,加上宗教的影響導致認命樂天的個性,在佛塔中可見許多虔誠的信徒,在環境方面緬甸除了亂丟垃圾之外沒有什麼汙染,路邊可見美麗的稻田,我想如果將快樂視為最高價值,緬甸的人其實過的生活不一定是不好,這屏除了許多守時、守法等等現代化的至高概念,我想這有一點吊詭,可是我看到的是人的彈性和無限的可能,這個在充滿競爭的台灣社會是無法見到的。

2008服務心得--楊仲青 台北醫學大學醫管系四年級

這次去緬甸服務一直不確定的我,最後還是很榮幸的加入了團隊去緬甸服務。因為我本身是出身於緬甸,而同時在華文與緬文教育下成長,因此才有機會到台來求學,所以這次以回饋的心情去緬甸服務。這次的服務對象是僧侶所辦的緬文學校和華文學校,在這服務過程中有了很多的感想。
緬甸僑教以宗教為名開辦,而緬甸華文學校辦校理念一直以來都是傳承中華文化,這理念雖好,但是在這年代裡只是這樣是不夠的。當然傳承中華文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學校也要必須要對在校求學學生的未來方向思考,在這一點上目前華文學校是還可以加強。歷年來就讀華文學校之同學每年可報考台灣招生的聯考,透過這樣的程序可來台念書,也因此成為在華文學校畢業之同學唯一的出路。近年來中華民國對緬甸僑教政策有所改變,台灣政府是否會繼續招生緬甸的僑生,也成為一個問題,同時華文學校也面臨著危機,因為沒有聯考後就讀華文學校的同學有明顯減少。所以華文學校必須要思考如何把危機變轉機,讓學校有希望,讓學生有未來。
華文學校長久以來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師資缺乏問題,所以我們可以發現高中畢業教初中,初中畢業教小學的情況。當然師資缺乏是有各種的因素,其有部分的原因是工作沒有保障,退休時也沒有退休養老津貼,所以奉獻一生到最後還是沒有生活保障,其實我以前在華文學校服務時就有思考到這些問題。但這一次回去時聽到很好的消息,就是目前緬北地區的華文學校要成立緬甸地區華文教師聯誼會,而這聯誼會的宗旨也就是要解決以上老師所面臨的問題,我相信這是一個好的開始。華文學校師資缺乏外教學資源也非常有限,所以很多學生都缺乏課外知識及世界觀。因此我認為這次的課程對他們是有很大的幫助,而我們的服務也特別有意義。期待現在所播的種子,能有開花結果的一天,所以大家加油吧!

2009年4月26日 星期日

開張了!!

>>國際事務研習社。再見家鄉服務隊

國際事務研習社 (International Affairs Society,簡稱IAS) 的宗旨 ,在於透過平時的國際時事討論與國際活動參與,培養台大學生的國際觀,而國際志工正是國際參與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本社團除了延續去年八月的緬甸海外服務團,亦與至泰北服務的青年自組團隊「椰晴小泰陽」合作,共同推廣青年參與國際志工的行動。

IAS 的緬甸「再見家鄉服務隊」是一群由在台緬甸僑生與台灣學生結合 ,共同建立一個新國際視野的團隊。緬甸學生可以將在台灣所學之新知及專業技能回饋到家鄉的母校,而台灣學生可以實際參與國際服務行動,提升當地教育水平與生活知識,同時展現台灣青年對於該計畫之行動力。
>>服務時間、地點、對象
2009 8月(此乃預定時間,屆時會配合緬甸當地的狀況與團員方便的時間做調整)
緬甸眉苗、東支之華文學校約3所 國小~高中(在台緬甸僑生母校)


>>服務內容

生命教育、衛生教育藉由服務緬甸華文學校,提升華文教育之創新以及提供基礎生命教育於華人青年,讓他們了解生命的可能性以及如何處理生活中的問題與情緒管理。另外也希望能改善當地衛生保健之習慣,加強自身保健之知能,以彌補緬甸醫療嚴重不足與落後之窘境,使之有效提升當地整體生活品質。

>>其他

今年也將增加與教師交流、田野調查計畫,以認識眉苗與東支地區之教育、衛生與貧窮狀況,尤其是將當地華僑學校的教育情形資訊帶回國內以在未來提供更多符合需求之資源。

>>服務訓練

計畫的籌備需要經過募款、和當地溝通聯繫、準備服務課程與田野調查方式。另外我們也將籌辦讀書會來讓志工對國際服務有更廣的認識。

開會時間:週末擇一時段為出團事務做準備
社課時間:每週四晚上18:30~21:30

課程內容包含急救訓練、田野調查概論、國際志願服務概況、泰緬社經狀況與公共衛生、泰緬人文概況、基礎緬語訓練、台灣非政府組織田野經驗分享、志工心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