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8日 星期四

2008服務心得-- 台灣大學外文系四年級 林佳瑩

第二次去緬甸,經歷了幾個月來的困難與衝擊,終於讓計畫順利的成型,我們感到非常驕傲。但在我們接觸到新的一批孩子,無論是緬甸人還是和華人,我們還是會感到相當的渺小和心疼。心疼的是,這次我們縱使更加的了解了他們的問題和需求,我們也知道我們能夠為他們做什麼以後,是否我們有能力和時間去達成我們很想要給予的承諾? 去年從緬甸回國後,半年的時間中,我有幸認識了在許多國家不同的志工和計畫,心中只有一個想法,我不希望把自己定位成一個純粹體驗的國際志工,我想要參與這件事情---我想像這是人類發展小小的一環。於是下半年我決定要繼續這個計畫,想要和更多人一起深入的認識那塊土地,然後踏實的做一個不後悔的計畫。當然更重要的,是延續這件事情,讓這個感動傳承下去,讓更多的華僑學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回去服務他們的母校,也讓更多的華僑子弟可以因此被激發、鼓勵,對學習或者人生有不同的想法。
光是準備計畫的過程,我們就遇到了緬甸五月初的風災、募款資源分配問題、甚至七月初原本談好的三所華文學校又遇到了軍政府的刁難,把服務時間大幅的縮短,種種的問題,團隊常常必須開會討論安全與傳染病的問題如何克服、對於給風災或大雨托兒所抑或團隊的捐款如何做分配與交代、如何和電話很難打通的緬甸華僑學校進行溝通以爭取更多的時間,我們是多麼想要創造與學生相處的機會!最後當然還有我們所設計的課程該如何符合學生的程度與需求,也讓教學組有了多次的辯論。但這些困難都讓我們成為危機處理相當成熟的合作夥伴,是一個難得的學習過程。
抵達仰光的那一刻非常的感動,這半年來就是為了這些時刻而奮鬥,而我好想念緬甸的星空、綠草、味道…。花城眉苗據說是世界上少數氣候如此宜人的地方,在眉苗服務的一整週讓我再次感受到夢想成真---就像在小說「綠屋的安妮」的愛德華王子島中教書的情境一樣,那裡的孩子重感情,花城的景色優美,如果我將要有一個GAP year,那我會毫不猶疑的來這裡。
臘戌是團員中大部分僑生的故鄉,三所學校的校長帶我們參訪校園、雲南會館、果敢文化館等,並且回答所有我們對於華僑教育沿革、學校經營困境等的問題。許多校長與董事向我們表達了最近台灣停招緬甸僑生的困擾,希望我們能夠把他們的想法帶回來,期待明年可以恢復招生。來台灣念大學是大部分華僑念華文高中的原因,是他們繼續升學的動力。
透過去年合作的U Thein Aung先生,我們也有幸協助一所僧侶學校創設大雨托兒所,讓貧困家庭的幼兒可以受到照顧。僧侶學校讓我們看到一位和尚經營學校的用心和企圖心,他非常有組織的、按部就班的規劃學校的建設語教學品質,也讓小和尚、老師們有許多自由的發展空間。透過這個機會我們看到了另一種僧侶的教育體系,也對佛教有了另一種的感受。
第二次來到緬甸,對於生活已經是相當適應,這次因為五月所舉辦的募款活動讓我感受到,原來只要用心,我們就可以幫一個學校創造那麼一些機會!於是今年更著重在觀察潛在的合作機會,希望能透過訪談得到的資訊,帶回台灣做為未來計畫的需求評估或者可以提供給其他團體來幫助緬甸。這次我非常感謝每一個支持我們的朋友和協助的單位,更感謝幾個月一起努力的夥伴,這個學習的過程讓我發現了我們創造機會的力量,我們將在這條路上繼續前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